斑馬魚胚胎具有通體透明特點,適于光學顯微鏡下的活體觀測。光片顯微技術(Light-sheet microscopy)是一種新型的三維成像方式,具有光毒性小、掃描速度快等特點。針對斑馬魚、線蟲等毫米級模式生物,光片成像需復雜的樣品準備流程,且由于視場限制,獲得全胚胎的三維數據往往需要多區域成像與拼接,一條受精后3天左右的斑馬魚整個三維成像大約需要15分鐘左右,限制了該技術的成像通量。
對此,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李輝課題組、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潘巍峻課題組合作,提出基于流式光片的高通量顯微成像技術LS-FIS(light-sheet flow imaging system)。LS-FIS創新性地將流式成像技術與光片照明技術相結合,通過設計液流與光學耦合系統,結合精密的進取樣控制時序與三維重建算法,實現200胚胎/小時的高通量三維成像。
利用該技術,研究人員進行了斑馬魚軀干及頭部血管發育研究,統計并分析了受精后3到9天的斑馬魚節間血管三維長度及眼部晶狀體血管網形態變化。實驗共獲得超過500條全胚胎斑馬魚三維圖像,這是目前已知首次報道的大規模全魚三維成像數據。
此外,研究人員進一步開發了相關的圖像分析處理算法,以應對LS-FIS拍攝到的大量三維圖像數據自動化分析處理的需求。針對斑馬魚節間血管,提出一種多尺度特征的三維卷積神經網絡(MS-3D U-Net),通過多尺度特征學習和基于硬注意力機制的損失函數,實現對三維圖像的血管分割和識別,識別準確度達到90%以上(AUC值)。基于MS-3D U-Net,對24小時連續觀測的斑馬魚胚胎三維圖像數據進行自動分割處理和測量,繪制了節間血管和背側縱向吻合血管的發育曲線。
相關成果發表于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。

高通量三維成像系統LS-FIS的原理圖和針對上百條斑馬魚3-9天血管發育過程的統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