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自動駕駛與智能座艙芯片一體化趨勢明顯,自動駕駛芯片具有高算力發展趨勢。市場容量未來 5 年將會高速增長。 2. 目前自動駕駛芯片企業中英偉達依托自己的前期 GPU 積累和算力優勢, CUDA 生態占據市場領導地位。 3. 市場滲透率仍低同時還未固化,需求和技術路線仍在探索。國內自動駕駛芯片企業有望依托國內強勢新能源車企業獲得突破。 (點擊進行下[閱讀全文]
智能汽車時代座艙網聯趨勢展望 1. 網聯整體趨勢 ? 市場規模:聯網車,可空中升級車輛 ? 技術演進:帶寬演進,車聯網應用 2. 座艙系統發展趨勢 ? 消費者調研報告 ? 屏幕演進趨勢 ? 車載抬頭顯示預測 ? 座艙功能:導航 , 語音 ? 座艙生態 3. 空中升級 ? 電子電器架構演進 ? 軟件定義汽車 ? 空中升級預測 4. 未來商業模[閱讀全文]
前言 智能電動汽車系列研究報告 ? 汽車是規模最大的工業產業,產業鏈長、帶動力強。汽車產業向電動化、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過程中,將形成對城市、道路、交通、環境、產業鏈以及消費者等多方面的牽引和帶動,從而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、創造高品質生活。 ? 隨著政策、環境、產業等高速推動智能汽車的發展,智能電動汽車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 。 自 2019 年以[閱讀全文]
報告摘要: 從創新擴散理論出發,快充是國內市場新能車產品迭代重要方向。 根據美國社會學家羅杰斯的創新擴散理論,新技術或產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吸引不同受眾,不同受眾群體占總人數的比例服從正態分布。早期主要依靠新技術吸引創新者,在經過這個階段后,則需要擴展基數更大的早期大多數群體;杰弗里摩爾在 1991 年提出,多數企業在成功吸引創新者和早期[閱讀全文]
行業背景 : 電池成本占比高,理電原材料漲價,車企加速向上布局電池產業 目前,新能源汽車規模不斷擴大,但由于電池環節在其成本構成中占比較大,鍵電原材料價格上漲,使得市場發展的同時,處于終端的整車廠遭遇成本等方面困擾,出于保供降本等需求,車企布局電池產業熱情逐步升溫。 行業背景 : 整車企業布局電池產業的優劣勢及形式 車企入局電池領域[閱讀全文]
隨著汽車產業 “ 新四化 ” 的加速推動,智能汽車已成為各國科技發展戰略重點,在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下逐漸形成跨領域協作、多技術融合的汽車產業新賽道。 軟件定義汽車已成為行業趨勢與共識,在此影響下汽車產業正迎來全面重構,本輪重構將給汽車產業帶來全方位的根本性改變,以機械硬件主導的傳統汽車將演變為以軟件主導、數據驅動和軟硬融合的智能移動[閱讀全文]
◆ 政策推動 +” 里程焦慮 ” 推動輕量化快速發展,鋁合金市場空間廣闊。面對節能減排政策推動和新能源車里程焦慮的現實,輕量化成為重要的技術方向,鋁合金材料以其性價比優勢,成為輕量化的優選,市場空間 2025 年有望達到 3095 億元, 2020-2025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7.1% 。 ◆ 汽車結構件滲透率較低,單車價值量快速提升。相較于其它鋁合金零部件(中小件[閱讀全文]
整車展望:電車高速增長,油車透支有限;商乘同強可期。汽車刺激政策有望延續,增換購需求成為車市主力,新能源汽車拉動消費升級。車系結構重塑,自主品牌份額超過 50% ,自主強大 + 品牌高端化 + 出口高增。我們預計 2023 年中國汽車銷量 2796.9 萬輛,同比增長 1.3% ,其中乘用車銷量 2430.2 萬輛,同比增長 0.5% 。預計 2023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 960 萬輛[閱讀全文]
在智能網聯時代,造車的邏輯跟過去有所不同。汽車市場的核心競爭要素從以硬件為主,轉變為以軟件和由軟件所驅動的服務為主。 2023第二十屆上海國...[閱讀全文]
近日,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 IPCC )發布第六次評估綜合報告《氣候變化 2023 》。該報告指出,全球氣候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,工業化...[閱讀全文]
華為埃安 “分手”之際,沉寂兩年的“靈魂與軀體”之爭再掀波瀾。 3 月 27 日,廣汽集團宣布,廣汽埃安 AH8 智能電動汽車開發項目由“與華為聯合...[閱讀全文]
4 月 11 日,第八屆 HAOMO AI DAY 在北京舉行。會上,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分享了毫末智行對目前智能駕駛行業的看法。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 圖片來...[閱讀全文]
3 月 30 日,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:中汽中心)主辦,以“智能 綠色 安全”為主題的 2023 汽車測評國際峰會在天津舉辦。峰會期...[閱讀全文]